知識分享

2025.09.08

懷孕初期出血正常嗎?從顏色、血塊到出血量分辨是月經還是警訊

發現懷孕初期有出血時,很多準媽媽都會非常擔心。其實,這種情況在懷孕初期相當常見,大部分屬於正常現象。只要出血量不多,沒有明顯不適,通常毋須過度擔心。不過,如出血量明顯增加,顏色較深或伴隨腹痛等情況,就要特別注意。不少人難以分辨「月經」和「懷孕初期出血」的差異。本文教您如何從出血量、顏色、有否血塊等關鍵點,判斷各種出血原因的的嚴重性及重要注意事項。

如何分辨月經和懷孕初期出血?


可以從以下3個面向分辨月經和懷孕初期出血:

1. 出血顏色

  • 月經顏色:月經剛開始可能會先出現咖啡色出血,之後轉為量較多的鮮紅色經血
  • 懷孕初期出血顏色:懷孕初期出血顏色會偏向咖啡色、褐色或粉紅色
 

2. 出血量

  • 月經出血量:月經第一天通常量少,較難跟懷孕初期出血做區別,但到了第二天後出血量會逐漸增多,直到第四或第五天才會減少
  • 懷孕初期出血量:懷孕初期出血的出血量通常很少,而且呈現點狀出血
 

3. 出血天數

  • 月經出血天數:月經出血多半會在一週左右結束
  • 懷孕初期出血天數:出血時間不固定
 
 

懷孕初期出血

月經

出血顏色

咖啡色、褐色或粉紅色

咖啡色轉為鮮紅色

出血量

出血量少,呈現點狀出血

第二天後出血量會逐漸增多

出血天數

出血時間不固定

一週左右結束


分辨月經和懷孕初期出血
 
香港區【ivf想孕療程】講座報名連結:
https://ivftw.com/香港IVF講座/250908

懷孕初期出血的嚴重性分析


懷孕初期出血一般來說屬常見現象,但若發生異常出血,不謹慎處理將可能導致流產,甚至是母體的危險。如果在懷孕初期發生出血,可以從血液顏色、出血量及出血時長三個方面觀察出血狀況:
  

一、血液顏色

  • 咖啡色出血:少量的咖啡色出血通常是伴隨其他分泌物一起流出,是常見的懷孕初期出血,通常是著床過程或其他輕微原因所致,一般無需過度擔心。
  • 鮮紅色出血:若懷孕初期出現鮮紅色出血,像月經或大量出血,這可能意味著正在發生急性出血,請立即就近就醫。
  • 淺粉色出血:淺粉色的出血可能是血液與分泌物混合的結果,通常量較少,也屬於懷孕初期常見的出血類型,若持續或量增加,仍建議諮詢醫生意見
 

二、出血量的多寡

  • 少量出血:懷孕初期出現點狀出血屬於正常狀況,可能會在內褲上出現幾滴血漬,或擦拭時發現少量血絲,基本上不用過度擔心。
  • 大量出血:懷孕初期出血量像月經一樣多是異常狀況,建議立刻就醫。
  • 出現血塊:形成血塊可能是因為懷孕初期體內有大量的血未排出,這也是流產或子宮外孕的徵兆,一定要特別注意。
 

三、出血時間長短

  • 出血約1-2天:正常來說,因懷孕前期不穩定造成的短暫性出血僅會出現1-2天
  • 出血持續一週以上:懷孕初期一直出血,需要盡快做檢查
 

懷孕出血的3大「危險指標」



雖然並非所有懷孕初期出血都代表危險,但若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都應視為緊急警號,必須盡快求醫作詳細檢查:
  • 出血呈鮮紅色且量多:出血顏色為鮮紅,且量與月經量相似或更多,通常代表正在發生急性出血,可能是流產的徵兆之一。
  • 伴隨腹痛或排出血塊:出血的同時,如果伴隨陣發性腹痛、痙攣或腰痠,或是陰道排出類似組織的血塊,這可能是流產或子宮外孕的警號。
  • 出血持續超過一週:正常的著床出血或輕微出血通常只會持續數天。若出血情況持續超過一週,即使血量不多,也應盡快就醫,以排除其他潛在的健康問題。
 

哪些狀況可能導致懷孕初期出血?


懷孕初期出血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常見的生理現象,但有些則需要特別留意。

先兆性流產

這是懷孕初期出血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代表受精卵在子宮內的著床不穩定,可能會出現微量出血和輕微下腹痛。若出血情況惡化,應立即就醫。
 

子宮頸糜爛

由於懷孕期間荷爾蒙變化,子宮頸內口外翻,使得柱狀上皮細胞容易因摩擦或碰撞而出血。這種情況在婦科很常見,通常出血量少且無痛感。
 

子宮頸息肉

子宮頸息肉大多是良性腫瘤。當息肉較大或表皮組織脆弱時,容易因外力刺激而出現微量出血,但通常不會造成疼痛。懷孕期間的荷爾蒙變化也可能會加速息肉生長。
 

子宮外孕

這是指受精卵在子宮以外的地方著床,最常見於輸卵管。隨著胚胎生長,可能會導致輸卵管破裂,造成大量出血。若發現異常腹痛和少量陰道出血等症狀,應立即就醫,這屬於緊急情況。

懷孕初期出血狀況
 

懷孕初期出血的處理方法


當發現懷孕初期出血時,最好的做法是立即就醫。在就醫前,您可以先採取以下措施,並觀察出血狀況,以便向醫生提供更詳細的資訊。
  • 觀察出血狀況:如果出血為咖啡色、褐色或粉紅色,通常是舊血,出血量也較少。此時應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長期站立或搬重物;如果出血是鮮紅色,或出血量像月經一樣多,甚至伴隨血塊,這屬於較危急的狀況,應立即到急診就醫。
  • 立即休息:停止所有活動,盡可能躺下休息,減少腹部壓力。
  • 記錄症狀:除了觀察出血的顏色和量,也要留意是否伴隨腹痛、腹脹、腰痠等其他症狀,並記錄下來,以便向醫生詳細說明。
 
醫生會根據您的症狀和檢查結果,判斷出血原因並提供相應的處理方式,例如:
  • 著床出血或黃體素不足:醫生會建議多休息,並補充黃體素。
  • 先兆性流產:醫生會評估是否需要保胎治療。
  • 子宮外孕或流產:這類情況屬於緊急狀況,需要立即就醫診斷和處理。
總而言之,任何懷孕初期的出血都應謹慎對待,盡快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以確保母嬰安全。
 

懷孕初期出血要注意什麽?


當發現懷孕初期出血時,準媽媽們除了保持冷靜並立即就醫外,日常生活也需要特別注意以下事項,以確保母體與胎兒的安全:
  • 減少性生活: 懷孕前三個月是胎兒著床不穩定的時期。若有出血情況,應暫停性生活,以避免對子宮造成額外刺激,影響胎兒著床。
  • 多休息,放鬆身心: 過度勞累、壓力大或活動量過大都可能導致懷孕初期出血。因此,孕婦應多休息,減少家務勞累和劇烈運動。同時,也要注意心理健康,避免精神壓力過大和情緒緊張,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
  • 均衡飲食,切勿過度進補: 飲食應以營養均衡為主,避免過度進補,以免造成身體額外負擔。若因出血需臥床安胎,更要注意體重變化,避免體重短期內大幅上升,增加妊娠糖尿病或高血壓的風險。
  • 定期產檢: 懷孕初期是孕期最不穩定的階段,定期產檢至關重要。透過定期檢查,可以追蹤寶寶的發育和成長狀況,並獲得專業的預防性醫療照護。
 

更多關於懷孕初期出血的問題


1、懷孕初期上廁所發現出血,且有血塊怎麼辦?

懷孕初期若出現血塊是異常狀況,建議直接就醫檢查。
 

2、懷孕初期出血就是流產嗎?

懷孕初期出血可能是因為受到荷爾蒙變化的影響,若出血量呈點狀、咖啡色,且1-2天就停止出血,就不用太擔心。但如果出血量多且持續,建議到院看診。
 

3、懷孕初期性行為後出血,需要看醫生嗎?

孕期發生性行為後出血,建議立即停止。若出血量少,無腹痛,可先休息;若持續出血或出血量大,請立到醫院就醫。
 

4、懷孕初期出血呈鮮紅色且有血塊,就代表流產了嗎?

出現像月經般的鮮紅色血及血塊雖然是異常狀況,但不代表一定會流產,請盡快就醫並聽從醫生指示,進行安胎及後續檢查,同時保持情緒穩定以免影響身體狀況。
 

5、懷孕初期出現咖啡色分泌要多久才會好?

懷孕初期出現少量的咖啡色分泌物,通常是舊血,在適當休息後,如果能在 2至3天內改善,多數情況是正常的。
但如果咖啡色分泌物持續超過一週,或者出血量增加,則可能是先兆性流產的徵兆。此時應盡快就醫,請專業醫師進行評估和診斷。
 

媽咪休養好,避免發生懷孕初期出血狀況


懷孕初期因胚胎著床尚未穩定,可能會發生點狀出血的症狀,在發現出血的期間可以暫時休息減少運動量。
 

對於因為缺乏黃體素而導致出血症狀的孕媽咪,則會額外補充黃體素來安胎,補充方式有口服、塞劑或注射針劑,補充黃體素能讓胚胎在子宮中著床更穩定,降低先兆性流產的風險。
 

不過懷孕初期胚胎本身若不健康,其實也有可能會自然淘汰,若孕媽媽發生懷孕早期流產,其實無須太過沮喪,可以先好好調養身體,為迎接下一個健康寶寶努力。
 

此外,懷孕期間務必要定期做產檢,前期可以確認胎兒成長狀況以及是否有異常,藉此也能讓孕媽媽更加安心。

 

香港區【ivf想孕療程】講座報名連結:
https://ivftw.com/香港IVF講座/250809

聯絡我們


近年,越來越多香港夫婦選擇到亞洲生育技術第一的台灣接受試管嬰兒 ( IVF) 及人工受孕等療程,除了香港外,到訪台灣接受試管嬰兒療程的人士主要來自澳門、中國大陸、日本及菲律賓等地。茂盛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屬台灣頂尖不孕症權威醫院,有逾38年臨床經驗。生殖團隊均由碩博士人才組成,年資平均超過20年,經驗豐富。我們的單一胚胎植入成功率更高達70%。據台灣國健署統計,茂盛醫院連續蟬聯全台試管週期數榜首,平均每3個試管嬰兒,便有1個來自茂盛醫院,至今累積逾40,000名試管嬰兒成功案例,服務對象來自全球38個國家及地區。本院更設有精通雙語之國際事務部,為有生育需要的香港夫婦提供醫療預約諮詢、來台陪診等服務。如對手續、費用或其他方面有任何疑問,歡迎電郵至ivftaiwanlee@gmail.com與我們聯絡。

若您還有其他疑問,歡迎通過下列聯絡方法作進一步詢問

 WhatsApp Lee Women's Hospital HK▸ https://wa.me/886966537635
 網站▸ https://bit.ly/3XwmrNT
 Inbox Facebook▸ https://bit.ly/3YwAbtt
 Inbox Instagram▸ https://bit.ly/3RSUsqu
(若您為持有台灣健保卡患者,建議使用LINE官方聯繫)
吳亭鋒醫生
了解更多關於吳亭鋒醫生

免費諮詢
WhatsApp
線上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