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5.09.05

茂盛研究團隊勇奪 2025 TSRM 台灣生殖醫學會首獎

2025TSRM first prize
基因遺傳實驗室-鄭恩惠博士榮獲 不孕症基金會優秀論文首獎李季頴研究員榮獲 臨床研究論文第二名李俊逸醫師榮獲 基礎研究論文第三名及不孕症基金會優秀論文第三名

2025TSRM first prize1
今年團隊共有 9 篇研究入選發表,重質的茂盛幾乎篇篇榮獲獎項或受到各界專家學者肯定!我們不懈努力,追求能夠實際改善臨床、幫助更多患者的高品質研究!

精準度UP!胚胎評估的創新研發(第一作者:李季頴研究員)
2025TSRM first prize2
整合PGT-A 定序數據中的端粒訊號_一種具成本效益的胚胎優選新策略

以往選胚胎多依靠外觀或PGT-A基因檢測。這次研究團隊發現,染色體末端的「端粒訊號」也能透露胚胎潛能。端粒越長,胚胎發育力通常更好。研究團隊透過標準 PGT-A 定序數據的二次分析,計算出一項新指標「Teloscore」。故此項評估方式不需額外取樣或新增檢測成本。 此新型生物標記能輔助現有的胚胎篩選策略,幫助醫師更精準地挑選出最有潛力的胚胎,提高懷孕。

非侵入性!卵子評估的革新技術(第一作者:李俊逸醫師)

2025TSRM first prize3
利用卵母細胞組成結構的雙折射延遲性預測胚胎發育潛能

本研究針對 581 顆成熟卵母細胞使用特殊的顯微鏡(偏光顯微鏡)去測量卵子不同部分「讓光線延遲」的程度。結果顯示:若卵子裡的紡錘體與透明帶折射度高,之後形成健康囊胚的機率也比較高。團隊更從研究中提出一個新指標「SORR(紡錘體/卵母細胞延遲量比)」,可作為卵子品質與囊胚發育的重要預測工具,更顯示非侵入性光學檢測具臨床應用潛力。

今年團隊研究主題多元,其他還包含:

✦重新考慮混亂的胚胎:重新切片後的臨床應用和活產潛力 (第一作者:施惠馨研究員)

✦過去曾有剖腹產史對於PGT-A 週期囊胚著床率的影響 (第一作者:吳亭鋒醫師)

✦透過重複囊胚切片與臨床病例報告評估片段性非整倍體胚胎之著床潛能(第一作者:鄭恩惠博士)

✦雌激素受體α 與黃體素受體表現對子宮內膜容受性與妊娠結局的影響(第一作者:李侑蓁博士)

✦新改良的快速升溫方案影響囊胚動態孵化能力並提高了單一整倍體囊胚著床率(第一作者:陳秀惠博士)

✦以黏彈性特徵評估技術提升卵子品質檢測準確性(第一作者:羅偉哲醫師)

✦不同體重指數(BMI)水平對胚胎PGT-A 與臨床治療之影響:一項回溯性研究(第一作者:白依萍研究員)

今年茂盛研究主題涵蓋人工生殖不同療程階段的重要關鍵,以多元題材、深度成果在 TSRM 年會再創佳績!

9篇研究,9種面向,核心但只有一個:幫助更多家庭迎來新生命。每一份成果,都是我們希望讓每個家庭的好孕不只是幸運,而是能被醫學守護與實現的希望。

免費諮詢
WhatsApp
線上諮詢